古往今来的美术史上的那些著名的牛画
牛乃“六畜”之一。据动物考古学研究,我国驯养黄牛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华夏民族以农业立国,牛在古代国家的政治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既是礼制中的献祭、赐予之物,又是运输、耕田的役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诚如元代农学家王祯所言:“牛为农本,有功于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是勤劳、倔强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财富,历来为人们所尊崇和喜爱。古往今来,有不少画家以牛为题材,创作了大量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作品。牛年将至,让我们展开美术史,一起浏览那些著名的牛画。
目前所见最早的纸本牛画,是唐代韩滉的《五牛图》。韩滉(723年~787年),字太冲,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画家、名相韩休之子。韩滉擅画农村生活题材,张彦远说他“杂画颇得形似,牛羊最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五牛图》,即是韩滉的名作,该画为黄麻纸本设色,手卷形式,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在横卷上展示了五头神态、性格、年龄各异的牛。这些牛从右至左,分别呈现荆丛蹭痒、昂首长鸣、正面站立、回首吐舌、缓步前行的形态,各具特色,造型生动。整个画面除最右侧有一小丛荆棘之外,没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头牛均可独立成章。五头牛虽然一字排开,但通过昂首、低头、回眸等动态特征的描绘,还有构图上的彼此呼应,使画面显得并不呆板,反而呈现出一派中正、祥和的氛围。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盛赞这幅画“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
戴嵩(生卒年不详),是唐代另一位画牛大师。韩滉擅长画黄牛,而戴嵩擅长画水牛,唐人朱景玄著《唐朝名画录》说戴嵩画牛能“穷其野性筋骨之妙”。其代表作《斗牛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水墨,纵44厘米、横40.8厘米。画面描绘了两头牛追逐相斗的场面,生动逼真,意趣盎然。一牛在前,前蹄离地,作躲闪状;一牛在后,鼓足力气,穷追不舍,侧头用犄角去顶前牛的后腿。两头牛均以水墨绘出,蹄、角、目施以浓墨,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两牛的矫健身姿,牛的憨态与野性扑面而来。在唐代画坛上,戴嵩与擅长画马的韩干被人并称为“韩马戴牛”。
在两宋时期的画家中,李唐(1085年~1165年)画牛用戴嵩遗法,造诣不凡。明人詹景凤著《东图玄览》称:“李唐《春牧图》,牛欲前行,童子力挽之,势甚奇。”清代吴其贞著《书画记》载:“李唐《风归牛图》,有一牛乘风而奔,气韵如真,为神品。”李唐有长卷《百牛图》传世,纵26.6厘米、横322.3厘米,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可谓牛画之鸿篇巨制,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南宋画家李迪(1100年~1197年),有《风雨牧归图》存世,描绘的是两牧童沿柳岸放牧归来,忽然风雨大作,柳枝、芦苇在风中摇荡,牧童逆风驱牛回家的场景。画中的两头牛体格健壮、形象生动,堪称牧牛题材画的佳作。
元、明、清三代画坛,沈周、张路、石涛、朱耷、杨晋、任伯年等人也都画过牛,但多作为山水画和人物画中的配角,绘画重点并不在牛上。进入20世纪,美术强调表现世俗生活,牛画又见起色,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吴作人、李可染、黄胄、吴冠中、黄永玉、刘继卣、刘旦宅、范曾、韩美林、张广、姚钟华都是画牛的高手,技法各具特色。
齐白石(1864年~1957年)是农民出身的艺术家,他少年时有牧牛的生活体验,很喜欢画牛。他惯用简率写意的笔墨,画牛的形象,不谋真似,但求意趣。《柳牛图》是齐白石晚年最爱画的题材之一:一株高柳,枝条飘动,树下拴着一头背身的水牛,鼓腹、昂头,画牛的技法极为简练,牛之全貌神形,只用寥寥几笔,意趣横生,令人击掌叫绝。
在20世纪画坛上,最爱画牛、成就最高的当属李可染(1907年~1989年),其画斋即命名为“师牛堂”,表达了他以牛为师、刻苦进取的艺术追求。李可染画牛,极富生活情趣,这得益于他长期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对牛的动作、习性早已熟稔于心。他笔下的牛或行、或卧、或浮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他曾在其画作《五牛图》上题曰:“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角, 无不有用;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倦写之。”
吴作人(1908年~1997年)喜欢画西北高原的牦牛,他画的牦牛多呈奔驰状,表现出一种强有力的运动感。在笔墨技法方面,他力求以最简约的笔墨,获得最丰富的表现效果。他以大写意的笔法,画牦牛的身躯和尾巴,舍弃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着力刻画牦牛峻拔的头角和劲健的腿蹄,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形神兼备。他曾说:“高原上的牦牛给我的感受是力的表现,所以我画牦牛并不重在它的具体形态如何,而主要在于表现它的性格、它的强力的体态、迅捷的速度。不必去仔细描摹它的眼睛、犄角怎么长……为的是体现出一种雄强有力的运动,也是一种雄强有力的艺术境界,想使人看了感到有一种推动的力量,从而发生共鸣。”
黄胄(1925年~1997年)具有深厚的速写功底,他将速写运用到中国画中,造型准确生动,形成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他创作的《五牛图》,生活气息浓郁,画中水牛的躯体结构极为准确,造型结实而生动。古人论画动物有这样的说法:“凡画兽固须形神认真,不至画虎类犬。又不徒绘其形,必求其精神筋力。盖精神完则意在,筋力劲则势在。”黄胄画牛,可谓意势兼得。
吴冠中(1919年~2010年)的“古韵新腔”系列,是以我国古代传世名画为蓝本进行的艺术创作。其中一幅选取了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以油画的方式加以表现。牛的形象基本未变,只是调整了韩滉《五牛图》原作的位置关系,将五头牛的图像叠压、拼合成新的构图。吴冠中以这样一种方式对我国古代绘画进行再解读与再阐释,令人耳目一新。
随着农耕时代的逝去,牛作为重要农业生产工具的使命也已结束。然而,牛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值得人们世代颂扬。
吉林日报(作者马洪为吉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
附:关于牛的书画牛书画作品
韩滉《五牛图》
戴嵩《斗牛图》
吴作人《五牛图》
吴冠中《五牛图》
李可染《五牛图》
齐白石《柳牛图》
上一篇:宋徽宗的《瑞鹤图》是否带来了祥瑞
下一篇:没有了
古往今来的美术史上的那些著名的牛画...
牛乃“六畜”之一。据动物考古学研究,我国驯养黄牛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华夏民族以农业立国,牛在古代国家的政治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既是礼制中的献祭、赐予之物,又是...
宋徽宗的《瑞鹤图》是否带来了祥瑞...
新华社沈阳12月21日电题:宋徽宗的《瑞鹤图》是否带来了祥瑞新华社记者翟翔、赵洪南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正月十六,时值上元节次夕。都城开封张灯结彩,烟火升腾,皇宫正门宣德门前更是光彩争华。忽然,一...
2020年青少年牛生肖邮票绘画大赛决赛...
12月12日,2020年青少年牛生肖邮票绘画大赛决赛在韩美林艺术馆展开。本次大赛由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韩美林艺术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杭州市分公司、杭...
方君璧作品《冬日》以241.5万元成交...
近日,中国嘉德领衔中国2020年文物艺术品秋拍市场进行时。“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日场,方君璧《冬日》以241.5万元成交,力拔头筹。方君璧冬日布面油画126.5×91cm成交价:RMB2,415,000方君璧(1898—1986...
张郎郎《心中自有莲花》184万元成交...
近日,中国嘉德领衔中国2020年文物艺术品秋拍市场进行时。现场吸引了大量买家入场,张郎郎作品《心中自有莲花》以184万元成交,位列该场成交第二位。张郎郎《心中自有莲花》布面油画75×100cm中国嘉德...
唐朝画家周昉国画《挥扇仕女图》创作背景...
《挥扇仕女图》是中国唐朝画家周昉创作的一幅国画,绢本设色。此画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作品。全卷所画人物共计十三人,分为五个自然段落。5个段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