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一“小”民俗博物馆 满满收藏着“大”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找回老城记忆,体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
↓↓↓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
传统农村的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印记的
民俗文物也在慢慢消失
在龙川
有这么一个人
他喜欢搞收藏
不过他搞的收藏却与众不同
别人收藏的是金银首饰
他却收藏的是盘、碟、壶、罐等陶瓷器具
只要是他认为有趣 有味 有意义的东西
他都会收集起来
而在这些收藏的基础上
他还建起了公益的民俗博物馆
这个人叫做刘柏雄
一个不一样的收藏者在县城广梅汕家园小区一民俗博物馆内,馆内藏纳着有10000多件藏品,从盘、碟、壶、罐等陶瓷器到家具、石器、铜钱、留声机、电话等一应俱全,其中涉及有23个系列民俗用品,时间跨度从元代至文革时期,让不少到此参观的群众通过这些民俗文物感受到龙川历史文化的变迁。
学生 刘嘉莉:认识了解以前龙川人生活的一些用具,一些文化历史,可以让我积累到很多素材,对我的认知有了更大的提升。
群众 刘先生:我是带着小朋友过来看一下,想让小孩多了解一下以前那些事,给他多涨点见识。据民俗博物馆负责人刘柏雄介绍,不少群众前来参观,对这些民俗文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他感到十分开心。
刘柏雄民俗博物馆负责人 刘柏雄:他们都很喜欢来我这里参观,了解我们龙川本地的民俗文化,我也希望大家都来参观。1993年,因为对客家民俗文化的热爱,刘柏雄开始走上收藏之路。他利用到乡镇送货的机会,走访河源各县区50多个乡镇、近200个村庄,点滴收集而成。刘柏雄民俗博物馆负责人 刘柏雄:以后让那些年轻一代,看到这些东西,会更加了解到我们龙川那些历史,那些民俗文化。深藏着对客家民俗文化的情怀,刘柏雄还在继续收集着民俗“老物件”,他的藏品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刘柏雄说,这个小小的私人民俗博物馆很快就容纳不下这么多的文物,他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有更大的舞台展示它们,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感受到龙川民俗文化背后的历史故事。刘柏雄民俗博物馆负责人 刘柏雄:我希望以后政府有条件提供的话,这些搬到博物馆或者旅游区那里,搞个更大的地方来,让这些龙川的本地的这些民俗的东西,有更大的空间去展示出来,让大家了解我们龙川文化,让我们的龙川文化宣传的更大更广。
记录过去 留住乡愁
通过创办民俗博物馆
将逐渐远离人们视线的农村记忆和民俗文化
收集 整理 留存 再现
像一道窗口
向我们
展示出农村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勾起了浓浓的乡愁和回忆
编辑丨吴明宇
校审丨杨立权
编审丨柳欢扬
原标题:《10000多件藏品!龙川一“小”民俗博物馆 满满收藏着“大”文化~》
上一篇:中国隶书金币获世界硬币大奖
下一篇:没有了
龙川一“小”民俗博物馆 满满收藏着“大”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对于一个城市来...
中国隶书金币获世界硬币大奖...
中国隶书金币获世界硬币大奖2月2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书法艺术(隶书)8克金质纪念币,获第38届世界硬币大奖“最佳金币奖”。美国当地时间22日,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发行的中国书法艺术(隶书)8克金...
刘莹:别具一格的“戏出年画”...
戏出年画曾经是深受百姓喜爱的节庆装饰品。“画中要有戏,百观才不腻。”伴随清代戏曲文化的繁荣发展,戏曲艺术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年画中亦随之出现了大量以戏曲剧目为题材的作品,因...
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古人笔下的“牛”...
最著名的“牛”画非《五牛图》莫属,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纸本作品子时钟声敲过,我们就告别了庚子年,迈入了辛丑年。在古代,牛可以作为祭祀品,也可以作为耕种与交通工具,可以说,牛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
洛阳农民画家捡黄河石画“萌牛”迎新春...
2月8日,在位于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的洛阳大河古都文化园内一处黄河石画创作室内,几名农民画师正在黄河石上创作迎接牛年到来的“牛画”作品。黄河石取材于黄河。据了解,孟津拥有59公里黄河河岸线,在修...
联合国将发行中国农历牛年邮票版张...
新华社联合国1月20日电(记者尚绪谦谢锷)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将于1月22日在纽约发行中国农历辛丑年特别版邮票版张,以庆祝2021年中国农历新年。牛年邮票版张由每枚面值1.20美元(1美元约合6.5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