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蛇寻踪 喜迎佳节——青海省博物馆举办生肖蛇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丨神蛇寻踪 喜迎佳节——青海省博物馆举办生肖蛇文化活动
为庆祝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1月31日(大年初三),青海省博物馆举办了“神蛇寻踪——生肖蛇文物探访”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8-15岁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共吸引20组家庭参与,通过历史文物、神话传说和趣味互动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带领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探寻生肖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从云梦睡虎地秦简引入,生动讲述了十二生肖的起源与演变,揭开了生肖蛇的神秘面纱。随后,参与者通过陶寺龙盆、伏羲女娲砖、花卉纹盘蛇甪端香熏和玄武砚滴等珍贵文物,深入了解了蛇在中华文化中的多重意义——从创世神话中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到象征智慧的甪端,再到代表北方神兽的“玄武”,蛇的形象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活动重点介绍了青海省博物馆所藏的“玄武砚滴”,文物将玄武作为北方神兽属水的特性与砚滴的功能相契合,展现着古人将信仰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智慧,引起了参与者的热烈讨论。活动中还穿插了以“五毒衣”为代表的民间蛇文化知识,展现了蛇在民俗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在互动环节,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了蛇年生肖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24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生肖文化作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生命和时间的深刻理解。此次青海省博物馆配合“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生肖文物大联展”开展的亲子教育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感受到生肖文化的魅力,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生动实践。
大年初一至初三,青海省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达4000人次,成为市民和游客感受传统文化、欢度新春的热门打卡地。从新春生肖文物展到新春寻宝活动,再到专为青少年举办的制作生肖帽活动,丰富多彩的新春活动正在让博物馆里过大年逐渐成为一种新年俗。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历史文物与新春氛围辉映,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文化盛宴。博物馆里过大年,不仅让春节更有“文化味”,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上一篇:鹤壁市博物馆开展“红红火火庆新年 手作灯笼传祝福”春节研学活
下一篇:没有了
神蛇寻踪 喜迎佳节——青海省博物馆举办生肖蛇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丨神蛇寻踪喜迎佳节——青海省博物馆举办生肖蛇文化活动为庆祝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1月31日(大年初三),青海省博物馆举办了“神蛇寻踪——生...
鹤壁市博物馆开展“红红火火庆新年 手作灯笼传祝福”春节研...
鹤壁市博物馆开展“红红火火庆新年手作灯笼传祝福”春节研学活动为深入“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开展,2月1日(正月初四)上午,鹤壁市博物馆携手鹤壁市文化馆,在市文化馆三楼未成年人活动教室开展“红...
清水县博物馆开展蛇年福卡非遗拓印手工制作社教活动...
拾年味·传非遗——清水县博物馆开展蛇年福卡非遗拓印手工制作社教活动“金龙除旧岁,灵蛇迎新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寄托着每个中国人对团圆的美好期盼。2025年也是我国“春节--中...
叶集区博物馆开展“亲子陶艺坊”手工活动...
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叶集区博物馆开展“亲子陶艺坊”手工活动为丰富青少年儿童的假期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儿童近距离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叶集区博物馆于2月1日开展“亲子陶艺坊...
会宁县博物馆开展“灵蛇舞动 闯关游戏”主题社教活动...
灵蛇新岁·虺虺生辉——会宁县博物馆开展“灵蛇舞动闯关游戏”主题社教活动正月初四,又叫大年初四,又称为“羊日”,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春节的一部分,是中国农历一年之中的第三天,亦是正月第三天。在福...
岳阳市博物馆春节文化系列活动精彩不断...
乙巳蛇年春节作为我国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岳阳市博物馆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广大市民朋友共贺首个“非遗版”春节。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走进博物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觅蛇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