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书画作品是智商税?怎么选真品免得被收割
中国艺术品市场为何如此高速发展,首先是有好东西,有好东西就必然有大量的买家追逐。中国书画投资需要眼力,也需要策略及战术,更是一项智力的投资。因此,无论是亿元作品,还是万元作品,其意义绝不止于价格,而是对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的鉴赏和收藏。
所谓书画源起,众说纷纭。或曰源自古时文人游戏,或云字画之始,因于鸟迹。
书画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品,也是最为玄妙的收藏投资之一。
近年来书画投资市场风云莫测,无论是名家作品本身确有巨大的升值空间还是有意的操作,但对于收藏家而言,书画的收藏市场已经变成一个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市场,让想进入这块领域的投资人望而生畏。虽然不少有前瞻眼光的人获得了巨大的投资收益,但也有不少的投资者为“潜规则”而“买单”,他们花巨资买来了大量的赝品,收获的却是一大堆的废纸。因此中国书画投资需要眼力,也需要策略及战术,更是一项智力的投资。
纵观中国书画的投资收藏历史,“一纸千金”的背后往往存在“一张废纸”的风险。任何一家拍卖行都不会百分百保真,所以难以绝对保证其是真品,而且有的是因为有些造假者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造出的赝品确实一时难以分辨。除此之外,一些名家书画、手卷、手稿等在市场中,有时会出现两件几乎一样的作品。这类现象在书画投资领域被称为“双胞胎”。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日趋繁荣的今天,对收藏投资者来说,对“双胞胎”现象一定要高度警惕,因为这是一次真品与赝品的碰撞,无疑赝品在市场中的流通,确实给收藏投资者增添了许多难题。
早在1995年,在杭州的一场书画拍卖会上,发生了一件让业内及媒体广泛关注的事件。一幅张大千的《仿石溪山水图》拍出了11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但拍卖刚结束,就爆出此画为赝品的消息,令买方无法接受。于是他拜访了在画上题跋的两位著名鉴定家谢稚柳和徐邦达进行查证,结果出乎意料。徐邦达先生展开画轴一看,便认出画上的题跋是他的真迹,但画本身无论是笔锋还是设色都与真迹相去甚远。原来徐老四年前曾经鉴定过张大千《仿石溪山水图》的真迹,并有题跋。现在这幅赝品上的题跋,正是从那幅真画上“移花接木”拼凑上去的。
但谢稚柳却认定此画就是张大千的真迹。谢老也记得三四年前,曾有人拿来这幅画请他鉴定,当时画的左下方,在画芯之外已有人做过鉴定评语。如今这幅画,无论是画、印、题款,都明白无误地确定是张大千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
徐邦达是吴湖帆的入室高足,被尊称为“国眼”,长期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而谢稚柳也是现代著名书画大家和鉴定家,早年还与张大千交往甚密,曾与张大千一起去敦煌搞过研究。这两位大师作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买卖双方争执不休,而此画究竟是真是假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定论。
与普通的赝品不同,假画在收藏领域始终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在大家为张大千这幅画是真是假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有多少人想到,张大千本身也是画假画出身?他仿的石涛,又曾骗过多少鉴定大师的眼睛?书画有时候就是这么好玩,没有真假,也就没意思了。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赝品却是书画领域最大的“顽症”。1000万元的名画和一张废纸之间这一步之遥,曾让多少人捶胸顿足。
自从2009年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开始走向繁荣,许多新兴的买家开始涌入这个市场,艺术品投资成为继房市和股市之后的第三大投资渠道。但很多新兴买家只是凭着本身对投资的敏感度,他们中很多人并不懂画,却纷纷抱着捡漏的心理去购买。其实买家应该记住一条真理,就是“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一场大的拍卖会,精品往往会引来激烈的竞争,最后的成交价自然会很高,其实在拍卖市场真正的捡漏机会不是没有,只是这个概率非常小,而且往往是那些具有实力又有眼力的藏家才能买到。在这鱼龙混杂且难辨真伪的书画收藏投资市场里,建议新兴买家至少要有两位在书画鉴赏领域有声望及地位的专家“长眼”,以便减少买到赝品的风险。
收藏关键在于精品千金易得,真品难求。纵观近年来的拍卖市场,小幅作品天价成交的案例,比比皆是。小幅作品之所以能拍出天价,就是因为在小到方寸间,画家将一件事物画得极其生动,定要有深厚的功底才行,一定是符合“真、精、稀”的条件。例如:溥心畬(溥儒)在20世纪30年代与张大千齐名,以他们的山水画成就分峙南北画坛,被誉为“南张北溥”。溥心畬的画在北京被誉为“国画北派青绿山水正宗首座”。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据雅昌艺术网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03年之间,溥心畬作品拍卖成交价超过20万元的仅20余件;2004年,行情突然有所拔高,上拍作品大幅度增加,平均单幅作品价格达到3.4万元人民币;自2009年开始呈直线上涨趋势,至2011年春拍达到均价16万人民币/平方尺,2012年更是在香港以30多万元拍出一张一尺作品,刷新纪录。溥心畬与张大千从名气上并驾齐驱,目前溥心畬的作品价位落差很大,齐名而不同价,溥心畬作品在受到冷落的同时,也为今后的价位上升,留出不小的空间。
不仅是绘画作品,书法作品中的小件精品所受欢迎程度,也大大出乎买家的意料。早在2009年的秋拍中,只有一平方尺的北宋文学家曾巩书法作品《局事帖》,经过多轮争抢,以1.09亿元拿下,这一成交纪录创造了中国书法作品成交价格新高。这都预示着在中国书画收藏投资中,以平尺来评价一件作品身价已经过时,说明书画收藏投资也应该关注小幅精品,小幅精品也是丰富收藏种类的一个方向。
拍卖市场上并不是只关注小幅作品就能找到投资价值巨大的作品,以上所说的小幅作品多数都是具备“真、精、稀”的条件,都是名家的精品或者存世量稀有的,多数属于个案。
书画家对于书画的样式各有所擅,有的擅画巨幅作品,有的擅画小幅作品,像张大千就擅画巨幅作品,如大写意荷花、人物等,陆俨少擅画册页、手卷等。
总之艺术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通常是以其精品来评定的。而精品的创作有大有小,往往和艺术家当时的身体状况和心态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有可能是在状态极佳的环境下所创造出来不可复制的作品,精品常常是百中出一,是可遇不可求的,其长期增值幅度是一般作品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而且精品往往稍纵即逝,如有幸遇到,理应当仁不让势在必得,而且收藏投资者还应把握好艺术家的名头、大小、品相、价格等基本要素来衡量对比。这也就是以上所说的作品为什么会拍出如此高价的原因。
下一篇:没有了
收藏书画作品是智商税?怎么选真品免得被收割...
中国艺术品市场为何如此高速发展,首先是有好东西,有好东西就必然有大量的买家追逐。中国书画投资需要眼力,也需要策略及战术,更是一项智力的投资。因此,无论是亿元作品,还是万元作品,其意义绝不止于价格...
书画收藏越来越热门,逐步形成一股潮流...
自古以来,书画大多都是富贵人家在收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异常迅猛,在短短三十余年时间里,我国人均经济水平急剧升高,因此收藏书画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与此相比,书画市场的发展却完全没有跟上经...
书画收藏三要素:挂、收、藏...
书画收藏要素之一:挂书画艺术品的展示和收藏功能是并存的,只藏不展就失去了书画艺术品的欣赏价值。但展示中的张挂是否得法,会直接影响书画艺术品的寿命。有些人把书画一挂就是数月,甚至一年半载,这对...
苏轼书法的取法与变法...
2024年1月29日(癸卯腊月十九),是苏东坡诞辰987周年。自宋代起,民间始终保留着“寿苏”传统,每逢农历腊月十九,举行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传统活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腊月十九,深圳市书法院转发《中...
河北献县:农民书画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为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用文艺助推乡村振兴,近日,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四十八村第十届农民书画展在该县文化馆正式开展。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120余幅,有100多位书画爱好者参加。他们全部来自...
第二届中国爨体书法作品展系列活动作品入选参展名单...
第二届中国爨体书法作品展系列活动作品入选参展名单公布日前,第二届中国爨体书法作品展系列活动书法作品评审工作已全部结束。此次展览自征稿以来得到了全国广大书法家、书法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