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启幕
北宋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拓本,“海内三宝”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的全形拓本……在多年整理研究的基础之上,上海博物馆特别推出“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金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从先秦时期开始就记录有大量珍贵史料,为保存、研习、传播其中的内容,演化出一种简便高效的“复印”技术——传拓技艺,将纸张紧覆于金石器物之上,用墨拓手法,将器物图形、纹饰、铭文等内容“忠实”复印到纸上。金石传拓适用范围甚广,直至当下仍活跃于考古、文博等领域。
本次展览展出37件/组文物,其中不乏名品佳作,更有部分珍稀拓本与上博馆藏原器对照展出,带来墨影与吉金的视觉碰撞。
展厅中的司母戊方鼎拓本,是司母戊方鼎在1939年出土后制作的第一批完整拓本之一。司母戊方鼎(亦称“后母戊方鼎”)为商代晚期青铜器,造型宏伟雄浑,是中国已出土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拓本有拼接痕迹,采用分纸拓法,先将方鼎各部位依次拓出,然后再托裱组合而成,这也是金石器物传拓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商代晚期涂朱刻辞牛胛骨,系商王占卜所用牛肩胛骨,残存上部,正反两面均刻有甲骨文,内容为卜辞,字中涂有朱砂。甲骨出土后往往碎裂四散,墨拓可使字口黑白分明、纤毫毕现,学者可利用拓片对其进行拼缀复原。此版上海博物馆藏骨(上部),可与故宫博物院藏骨(中部)、清华大学藏骨(下部)拼合,复原出一次商王车祸记录、一次商代彩虹记录等罕见史料,弥足珍贵。
清代《愙斋集古图》与部分所拓原器对照展出,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愙斋”为晚清金石学家吴大澂的斋号。《愙斋集古图》以绘画与墨拓的形式构成,上卷由任薰绘制,下卷由胡琴涵写像,汇集了吴氏所藏金石文物的全形拓与铭文拓片,备览器形、纹饰及铭文,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拓片中的邓伯盨盖、贤簋盖等均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原器与拓本可相互对照。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上海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将传统的金石传拓技艺应用于青铜器、古文字等领域,相信此次展览能够为观众带来对古老传拓技艺的独特体验。(王笈)
上一篇:“赓续文脉——中国文房艺术展”
下一篇:没有了
“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启幕...
北宋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拓本,“海内三宝”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的全形拓本……在多年整理研究的基础之上,上海博物馆特别推出“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金石是中国...
“赓续文脉——中国文房艺术展”...
“赓续文脉——中国文房艺术展”6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文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其背后映射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文化观念和文明意识,承载着民族基因中对美的感...
“画之大者——孙其峰百幅精品特展”在天津举办...
中新网天津7月7日电(刘俊苍)7日上午,“画之大者——孙其峰百幅精品特展”在中国书画报美术馆开幕。这是孙其峰先生逝世后,在天津举办的第一次大型个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孙其峰先生于2023年3月20日在...
“无负今日——梁启超主题篆刻书法作品展”开展...
7月4日上午,由市政协办公室主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市教育局、市政协书画院、市美术馆协办的“无负今日——梁启超主题篆刻书法作品展”在市美术馆正式开展。市政协副主席周津明出席活动并讲...
“心·传”古典家具艺术展在北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应妮)守技艺之重,倡时代之新。5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的“心·传”大展现场展出中国侨联常委、知名古典家具艺术家陈玉树近年创作的20套古典家具,...
“聚——古典主义的磐石”艺术展在温州开幕...
原标题:罗丹雕塑作品原件于浙江温州展出多件为首次亮相中国中新社温州7月6日电(王题题杨梦华)中法文化之春(温州)活动暨“聚——古典主义的磐石”艺术展开幕式7月6日在温州博物馆举行,3件法国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