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收藏品骗局:上当的大多是老年人

发布:2022-08-18 09:18 栏目:头条 编辑:Rmscw 来源:洛阳晚报

拥有幸福的晚年是所有老年人的追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心理,将魔爪伸向了该群体。近日,市公安局西工分局成功打掉一个养老诈骗犯罪团伙,办案民警在介绍案情的同时,想借此机会给老年朋友们上一堂如何识破养老诈骗骗局的宣传课。

收藏品骗局:上当的大多是老年人

据办案民警介绍,此次抓获的团伙实施的是典型的收藏品诈骗。

2014年至2021年,该团伙先后在西工区多个商务写字楼里开设公司,采取电话邀约、发放传单、赠送小礼品等方式,邀请客户到公司“投资”,“投资”对象主要是字画、纪念币等收藏品。

“实际情况是,真正被引诱到现场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办案民警说,见到老年人后,经过训练的公司销售人员会先和这些老年人交谈,培养感情,然后再从“专业”的角度介绍这些收藏品的价值所在、升值空间,并从侧面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

“他们从中筛选出购买力强、容易受骗的客户作为作案目标,按照培训话术对这些客户进行一对一讲解,向客户宣传收藏品的升值前景,并以‘高价回购’‘溢价回购’等为诱饵,吸引受害人‘投资’,继而承诺到期回购并返还高额利息。”办案民警说,为了增加可信度,他们会让销售人员从客户手里买收藏品,这种虚假回购的行为实际是在“钓鱼”。

“目前掌握的受害者有30多人,大多是老年人。”办案民警说,为了侦破此案,西工分局成立了由刑侦大队、西工派出所与相关警种组成的专案组,全力开展破案攻坚。今年5月,办案民警成功抓获3名在洛犯罪嫌疑人,近日又在四川成都将主犯王某抓获,成功将涉嫌养老诈骗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

这7种骗局,老年人尤其要警惕

近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专门针对老年群体实施诈骗的案件逐渐增多。办案民警根据经验,梳理出7种养老诈骗骗局,并给出防诈提示,助您识破相关骗局。

1.保健品骗局

老年人十分注重养生,诈骗分子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某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会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各种“神奇疗法”。

诈骗分子打着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品,夸大产品功效,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相信医生。不要从非法渠道购买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治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还可能加重患者病情,贻误治疗时机。

2.缴纳养老保险费骗局

诈骗分子以认识相关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元,谎称可为未参保人员代办服务,让未参保人员误以为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防诈提示:在许多案例中,诈骗分子通常会让老年人向家人隐瞒情况,建议老年人多关注一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及社会新闻。子女要多与家中的老年人沟通,了解他们的近况。若发现老年人被骗,应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即报警。

3.“中奖”骗局

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网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一旦有人联系兑奖,诈骗分子就以“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等各种名目要求汇钱,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更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人平时一定要注意增强防范意识,收到类似“中奖”信息时千万不要轻信,不要贪图意外之财,以免上当受骗。

4.低价旅游骗局

诈骗分子组织低价旅游活动,诱骗老年人旅游,然后通过强制、诱导、忽悠、捆绑销售等手段,让老年人高价购买商品,或者途中变相增加旅游费用。

防诈提示:老年人要主动拒绝“不合理低价游”,不盲目追求便宜,签订正式旅游合同,对不能辨别真假的物品要谨慎购买,在旅游消费时,务必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

5.以房养老骗局

诈骗分子瞄准老年人的房子,推出所谓的以房养老项目,忽悠老人抵押房产贷款,将贷到的钱用于购买“高收益”的“理财项目”。前期老年人还能获得收益,后期骗子卷钱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年人钱房两空。

防诈提示:老年人要主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去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警惕“高息零风险”理财项目,远离非法集资,并积极与子女沟通,重视他们的意见。

6.“温情”骗局

诈骗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扮演儿子、孙子等角色,“关心”“照顾”老年人,通过“陪伴”获取信任,实施犯罪行为,诈骗财物。

防诈提示:老年人要增强防范意识,遇事多和子女商量,不要轻信别人的话。更为重要的是,子女要多关心老人,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

7.收藏品骗局

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喜欢收藏东西,但又对这方面的知识不了解这一现状,以“高价回收”作为诱饵来吸引老年人购买收藏品。为了促成老年人最终付款,骗子还安排专人扮演托儿,在骗局中,他们会承诺“回购保本+合同保障”。

防诈提示:拍卖收藏品,要认准有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正规拍卖公司在收藏品未成交之前不会向卖家收取任何费用。如果需要签署收藏品回购合同,建议寻求律师帮助。

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拍卖,不要轻信电话、网络、电视推销,要时刻防范所谓拍卖公司的诈骗陷阱,发觉被骗要及时报警。




上一篇:投资收藏外国纪念币升值快?这两名养老诈骗犯被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收藏品骗局:上当的大多是老年人...

拥有幸福的晚年是所有老年人的追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心理,将魔爪伸向了该群体。近日,市公安局西工分局成功打掉一个养老诈骗犯罪团伙,办案民警在介绍案情的同时,想借此机会给老年朋友们上一堂如何...

2022-08-18 人民收藏网
投资收藏外国纪念币升值快?这两名养老诈骗犯被抓...

原标题:“皮包公司”售“升值外币”骗钱文章源:人民公安报记者肖新民通讯员洪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通过许诺回购、分红,诱导老年人投资整版外币,最后却人去楼空。6月7日,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破获...

2022-08-13 人民收藏网
在古玩网站上出售收藏品被骗2万元上架费等费用...

微信骗取古玩藏品挂卖费,法网恢恢终获刑2020年8月至10月,被告人王某某伙同郭某、朱某某(均已判决)利用其购买的潜在古玩卖家信息,添加被害人微信,谎称可以将被害人的藏品挂在古玩网站上出售,让被害人通...

2022-08-03 人民收藏网
诈骗分子盯上老人手里的“老物件”/警惕/...

珍藏粮票竟能卖出百万元的高价,究竟是真是假?7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北京西城法院最新通报一批涉养老诈骗典型案例。“假借帮忙拍卖‘老物件’,实则骗取代理费”就是其中之一。据西城法院披露,在...

2022-07-29 人民收藏网
大爷拼购“清明上河图”欲赚差价反被骗15万元...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艺术品的人也逐渐增多,尤其是手里有闲钱的老年人,从五花八门的收藏品里挑选文玩字画、珠宝玉器、钱币珍邮等作为传家宝。但殊不知电信诈骗团伙已将魔爪伸向了他们。...

2022-07-25 人民收藏网
钱币收藏品进价20元卖出1280元的团伙被抓啦...

进价20元的收藏品转手“包装”后卖给老人1280元!近日,湖北武汉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利用销售收藏品和保健品,涉嫌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案件。警方相继查获了销售员们用的话术本和他们销售产品的进出货...

2022-07-18 人民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