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数字藏品”背后的“数字骗局”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而在数字藏品火爆背后,投诉接连不断。据报道,消费者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平台涉嫌炒作、哄抬价格;商家虚假发货、不退款;数据丢失,购买藏品被盗等。
数字藏品作为一种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对传播优秀文化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认定及监管标准尚未建立,导致乱象丛生。发行数字藏品的平台“玩法”大致相同:数字藏品的获得途径包括预售、拍卖、抽奖、开盲盒、合成、拉新用户注册等方式,用户花几元至几百元即可抢购,发售即“秒光”成为常态。
数字藏品中的套路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媒体报道来看,有的平台先以低价藏品吸引用户,再把一些实际价格并不高的藏品价格抬高,用户花大价钱买入又转卖时,订单被长时间锁住无法成功交易,过了这个热度,藏品价格就会不断往下跌,由用户来承担损失。而商家圈钱玩“失踪”同样会让消费者难以维权。
值得警惕的是,除了哄抬价格、虚假发货外,数字藏品平台交易安全也存在不少隐患。对此,消费者若不加防范,很可能会上当受骗,招致自身权益受损。诚如专家提示,数字藏品不应当具有任何金融价值,不要试图通过炒作数字藏品来获取短期收益。当然,尤为重要的是,选择数字藏品平台,要认清其背后的资质。
同时,市场监管不能放松。数字藏品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认定及监管标准尚未建立,当前涉数字藏品的相关监管和法律规制仍存空白。所以,相关部门当尽早出台相关法规,明确数字藏品属性以及平台准入、经营规范等准则,让市场更规范。
此外,平台要切实负起责任。最基本的,平台必须依法行事、诚信经营,不能蒙蔽套路消费者。正如专家表示,数字藏品平台要制定对“上链”资产权属及来源审查的相关制度,包括权属审查的资料要求、审查标准、知识产权纠纷的投诉处理规则及投诉处理流程、知识产权保护的日常监测及处理机制等。这些机制完备了,也有利于消弭乱象,规范市场。
市场规范才能惠利各方。数字藏品初入市场阶段,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国家对虚拟货币风险防范虽有明确规定,但对数字藏品等虚拟资产及衍生品的监管仍有不足,这也正需要相关部门面对市场变化,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完善法规及创新监管措施,让“数字藏品”背后的“数字骗局”真正绝迹。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下的数字藏品也不安全
下一篇:没有了
警惕“数字藏品”背后的“数字骗局”...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而在数字藏品火爆背后,投诉接连不断。据报道,消费者...
区块链技术下的数字藏品也不安全...
炒作价格虚假发货藏品被盗区块链技术下的数字藏品也不安全发行数字藏品的平台“玩法”雷同:数字藏品的获得途径包括预售、拍卖、抽奖、开盲盒、合成、拉新用户注册等方式,用户花几元至几百元即可抢...
收藏品投资骗局“连环套”盯住老年人...
虚构价值高价拍卖收藏品投资骗局“连环套”盯住老年人在收藏热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收藏品类诈骗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数据显示,近五年审理的40余件诈骗老年人犯罪中...
数字藏品走红尚需填补监管空白...
虚假宣传、哄抬物价数字藏品走红尚需填补监管空白阅读提示数字藏品近两年在文创等领域受热捧。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数字藏品平台炒作手段不断翻新,有的平台一面发行藏品,一面在二级市场利用资本给本平...
恶意炒高老人收藏品拍卖价骗取缴纳高额保证金...
虚假设计收藏品拍卖骗取养老钱法治日报记者韩宇近日,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宣判了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区首例养老诈骗案件,判处被告人安某某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
伪造收藏品专门诈骗老年人国内多地上百人中招...
“会升值的藏品”尽是坑老赝品我区警方破获一起养老诈骗案,跨省抓获6人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超百万元本报讯(记者罗维黄兰清)6月6日,区公安分局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破获一起养老诈骗案,打掉一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