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智慧为博物馆藏品进行“外科手术”
中新网天津5月18日电 题:用中国智慧为博物馆藏品进行“外科手术”
作者 石蕴玉
每当说起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很多人总是充满好奇,文物修复远离大众日常生活,充满神秘感。恰逢今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天津博物馆文物修复师张章正与徒弟伏身于修复案前,向观众演示如何修复书画文物。
“文物修复以最小干预为主,修复也是为了保护。”张章在天津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经30余年,经他手修复过的书画类文物达300余件。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京津两地以“苏裱”修复为主,以“师承制”的方式传承,形式淡雅。由于古书画大多作画于宣纸、棉料、丝织品之上,古书画修复后的特点是柔、软、薄、光。古书画修复讲究“洗揭补全”4个步骤。“洗”是用清水把画洗干净;“揭”是把画后面的覆盖纸揭掉;“补”是把破损的地方修补平整;“全”是把残缺的地方用相同的墨上色。
古字画修复的过程无一不体现着老祖宗的智慧。用于古书画修复的画案就极为讲究。“你看,画放到红画案上,有脏的地方就很明显,书画清尘就方便的多。”张章表示,文物修复室里的红画案,都是颐和园师傅用“披麻挂灰”的传统工艺制作的,这种工艺可以使画案更耐水冲刷,不易开裂走型。
对于书画类文物存在的霉菌,张章主张用水冲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如草酸等化学试剂进行除霉。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用不同温度的水冲画,辅以挤压的手法、用毛巾将污渍排出画外,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古画的完整。
与此同时,“补”和“全”的修复根据文物的不同设有预案。每个预案都吸纳了多位修复师的经验,每一个步骤都要经过十几天的准备,有时也会请故宫的师傅参与讨论,最终只有试验过的方案才能实施。
如今年惊艳四方的“一抹青绿”,却是文物修复的难点之一。张章表示,清脏的时候,需要用面揉成面团擦去脏处,用胶水刷三遍固色后,再做补色,而这也是几代文物修复师的经验传承。张章说到,“我们也会利用科学技术与传统的书画修复技艺相结合的方式对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如在修复“重彩”古画时,我们会先用X射线光谱对古画进行颜色分析,为准备预案提供较为详细的诊断信息和依据。”
谈及古书画修复的意义时,张章表示,“文物是有生命的。我们用修复进行保护,保护的不仅是文物本身,更是文物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传承。”(完)
上一篇:广东多家文博单位21款数字藏品
下一篇:没有了
用中国智慧为博物馆藏品进行“外科手术”...
中新网天津5月18日电题:用中国智慧为博物馆藏品进行“外科手术”作者石蕴玉每当说起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很多人总是充满好奇,文物修复远离大众日常生活,充满神秘感。恰逢今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天津博物...
广东多家文博单位21款数字藏品...
广东发布21款数字藏品5月18日,广东博物馆数字藏品发布仪式在肇庆市举行,现场发布广东多家文博单位21款数字藏品,计划发行总量约6.5万份。近年来,伴随着数字藏品的持续走热,中国内地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开...
数字藏品平台——“知音数藏”在汉阳发布...
华中首个“星火·链网”数字藏品平台在汉阳发布据长江日报消息,5月15日,华中首个基于“星火·链网”构建的数字藏品平台——“知音数藏”在汉阳发布。据介绍,“知音数藏”将面向传统艺术、潮流文创...
中国博物馆界的“奥斯卡奖”即将在汉揭晓...
武汉晚报讯(记者万建辉通讯员鄂文旅)5月15日下午,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在武汉启动。39个代表中国博物馆顶级陈列展览水平的精品项目齐聚江城,角逐“全国十大精品”荣誉。...
首款“中国旅游日”主题数字藏品即将上线...
“中国旅游日”数字藏品5月19日上线今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当天,中国旅游报社将联合中国电信上线首款“中国旅游日”主题数字藏品。首款数字藏品——“旅游开篇遇见美好”以第一个“中国旅游日...
2022.5.18国际博物馆日文艺之声推出专题节目...
北京市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拉开帷幕北京市文物局围绕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的力量”和北京“四个文化”定位,依托首都北京独特的文物资源内涵,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