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展会 >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在沪开幕

发布:2021-10-29 08:05 栏目:展会 编辑:Rmscw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10月28日电 (王笈 康玉湛)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联合来自7个国家的10余家知名博物馆及收藏机构举办的“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28日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开幕。

16世纪开始,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与成熟,中欧贸易与交流日渐频繁,瓷器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之一,源源不断地输入欧美地区。远渡重洋的中国瓷器不仅见证了明清时期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发展,也记录了当时图像、设计、技术与观念的交流,是东西文化间对话与互动的载体。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汇聚206件(组)重量级中外陶瓷与油画作品,以全新视角讲述了早期全球化中的中欧贸易与文化交流。展览分三大篇章:“中西交通”通过珍贵的欧洲订制瓷器串联起完整的早期中西贸易史;“中西交融”通过极富创意的欧洲加彩、镶嵌及室内陈设瓷器,展示中西器用、审美和设计的碰撞与交融;“中西交汇”首次系统呈现明清时期中国陶瓷的传播与影响,精选越南、日本、中东、葡萄牙、荷兰、法国、德国、英国等地模仿中国的产品,揭示中国技艺对世界物质文明的贡献。

展厅中的青花缠枝牡丹纹执壶极具“传奇色彩”,曾随郑和下西洋船队远渡重洋,作为外交礼物赠予外邦,在明廷的对外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1547年,弗朗索瓦·德·菲梅勒男爵将这件来自中国宫廷的珍贵青花瓷携至法国。当时,他受命于法王亨利二世,作为临时外交使节前往君士坦丁堡,觐见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一世。作为外交礼物,这件执壶曾经见证了中国与中东的交往,又再次经外交使节之手,联结中东与欧洲。

来自荷兰的倪汉克是展览中一件“瓷器陈列柜”的捐赠者。17世纪中叶起,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增加,欧洲出现了许多瓷器厅室。陈列柜内摆放的瓷器体现了藏家的财富和声望,藏品排列的对称性、平衡性和韵律节奏也体现了收藏者的品味与审美情趣。

倪汉克告诉中新网记者,柜子里的瓷器是自己的祖父收藏的,“当时的欧洲人把中国瓷器作为奢侈品,就像是中国人现在把法拉利当作奢侈品一样。我觉得这些瓷器一定要保存下来,作为一个完整的藏品捐赠给中国的博物馆。”

“瓷器不同于茶叶、丝绸,非常容易保存,即使摔成碎片仍然可以保存下来,所以留存了大量关于当时贸易的证据。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对于贸易瓷器的研究,成为研究东西交流的显学。所以这次展览,我们就用瓷器来讲述东西交流的故事。”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副研究馆员陈洁介绍说。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将持续展至2022年1月16日。(完)





上一篇:贯穿古今 中外三大艺术展携手亮相南京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在沪开幕...

中新网上海10月28日电(王笈康玉湛)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联合来自7个国家的10余家知名博物馆及收藏机构举办的“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28日在上海博物馆正...

2021-10-29 人民收藏网
贯穿古今 中外三大艺术展携手亮相南京...

中新网南京10月28日电(记者泱波)“金陵图数字艺术展”“‘50绝美-御宋’五大名窑珍品展”“奈良美智:绿屋|橘屋”。27日,历经两年升级改造的南京德基美术馆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同期推出三大艺术展,...

2021-10-28 人民收藏网
著名甬籍画家徐英槐捐赠作品陈列展开展...

昨日,“博观·游履——徐英槐捐赠作品陈列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幕,展出著名甬籍画家徐英槐12件精品力作。徐英槐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科,曾受业于陆俨少、潘天寿,两位大家...

2021-10-27 人民收藏网
全国第二十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顺利举行...

10月21日-24日,由鄂州市文化旅游局、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委员会、湖北省收藏家协会主办;鄂州市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委员会门券部、鄂州市收藏家协会、黄石市收藏联谊会、湖北省收藏家协会门...

2021-10-27 人民收藏网
全国第二十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在鄂州举办...

全国第二十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在鄂州博物馆隆重开幕。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全国第二十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于10月23日在鄂州博物馆隆重揭幕,此次展览汇集全国各地旅游门券达300展框(展窗),计20000余枚...

2021-10-27 人民收藏网
第七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将于11月11日举办...

第七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将于2021年11月11日-14日在惠安雕艺文创园举办。本届雕博会以“筑梦世界石雕之都,擘画雕艺无限未来”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展会模式呈现,同期配套首届惠安公...

2021-10-26 人民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