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福州民间艺术家“痴迷”闽剧 数百件藏品诉深情

发布:2021-07-15 08:45 栏目:综合 编辑:Rmscw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州7月14日电 (叶秋云)头饰、服装、戏箱、剧本……14日,抬步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非遗(闽剧)展示馆,数百件藏品诉说着民间艺术家欧成斌对闽剧的“痴迷”与执着。

拿起落灰的头饰,轻轻拂去表面的灰尘,欧成斌小心翼翼地将头饰放回原处。皱纹、白头发,岁月在年过古稀的欧成斌身上留下了痕迹,但他对闽剧的“痴情”丝毫未减。

8岁入读福州市艺术学校专攻闽剧,10岁进入福州市红旗闽剧团,40岁重新组建郊区闽剧团(后改为:晋安区闽剧团)……今年已过了71周岁,他仍奋战在闽剧发展的第一线,担任晋安区闽剧团团长。

从艺60余年,欧成斌把自己培养成能导、能演、能创作的多面手。他说,生活里少不了闽剧,也离不开。

把闽剧送到社区、乡村,送到老百姓眼前,是欧成斌一直在做的。据他介绍,闽剧团经常到各地进行惠民演出,去年,晋安区闽剧团和晋安区芙蓉闽剧团上北峰、进社区,演出了100多场。

2019年,在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石牌村文化中心内,“福州市晋安区城乡社区大舞台”的首场演出在此举行。欧成斌带着村民学习闽剧表演,首演剧目演的是村里事,演员是村里人,受到大众喜爱。

在排练的过程中,他找到了闽剧传承的新思路。2020年,欧成斌牵头把“福州市晋安区城乡社区大舞台”后台改造成晋安区非遗(闽剧)展示馆,200多张资料图片、450多件文献资料和实物在此诉说几十年来跟着欧成斌“走南闯北”的故事。

欧成斌表示,本身就是学艺出身,对于闽剧是忘不了,也放不下,办这个馆是毕生的愿望,也是几十年来的积累和沉淀。

为了这份痴情,他自掏腰包为展示馆搜集闽剧的服装、道具、舞美设备、曲谱戏本等。欧成斌的徒弟、晋安区芙蓉闽剧团副团长谢金钗受其影响颇深。她透露,老师淘不到旧的戏箱,就花钱做了几个仿古的,为了省下油漆工匠的钱,她便主动帮忙上漆。

说起老师的一腔热血和痴情,谢金钗眼含热泪。她表示,把展示馆开起来,不仅是老师闽剧生涯的一个记录,更是督促后人要传承和弘扬闽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州方言系的20多个县市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旅居地。闽剧历经数百年的变革,形成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风格,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16日在福州举行。值此盛会即将到来之际,欧成斌感慨,闽剧传承现在面临着演员后继无人、观众断层等问题。在他看来,闽剧艺术的保护传承,还需创新创意加持。

去年,他创作的闽剧《垃圾房风波》《最美晋安人》,以生动诙谐的方式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新时尚,令人耳目一新,演出大受好评。此外,移风易俗、扫黑除恶等题材,也被他写入闽剧小戏中。据悉,他排练的现代题材闽剧有20余部。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于6月24日下午表决通过《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这部法规将上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颁布实施,对于闽剧保护,法规明确规定财政要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欧成斌表示,《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出台,相信对闽剧的保护和传承将有很大的助益。(完)





上一篇:国石、瓷器、书画汇聚 黄浦江畔有了新“文化地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福州民间艺术家“痴迷”闽剧 数百件藏品诉深情...

中新网福州7月14日电(叶秋云)头饰、服装、戏箱、剧本……14日,抬步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非遗(闽剧)展示馆,数百件藏品诉说着民间艺术家欧成斌对闽剧的“痴迷”与执着。拿起落灰的头饰,轻轻拂去表...

2021-07-15 人民收藏网
国石、瓷器、书画汇聚 黄浦江畔有了新“文化地标”...

中新网上海7月10日电(记者陈静)昌化田黄鸡血石《大地之心》、青田龙蛋石雕《普天同庆》、保利七彩冻石大型石雕——《江山如此多娇》等百余件石雕作品;黄地洋彩福寿富贵描金双兽耳盘口投壶等150多...

2021-07-13 人民收藏网
沈阳故宫将依托馆藏资源建设专题馆...

中新网沈阳7月12日电(韩宏)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12日接受采访表示,沈阳故宫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专题馆,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沈阳故宫是中国目前仅...

2021-07-13 人民收藏网
82岁老电影人收藏电影海报逾6000张...

中新网石家庄7月11日电题:老电影人收藏电影海报逾6000张见证中国“大荧幕”发展作者赵丹媚“《山中防哨》《普通一兵》这都是苏联的影片,当年非常受欢迎。”张子诚正在给一位前来观展的小学生讲解...

2021-07-12 人民收藏网
义乌鸡鸣山社区成立老物件博物馆...

“我只为党做了一点点贡献,党却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生活……”6月27日,在义乌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的老物件博物馆,90岁老党员刘华铭回忆往日峥嵘岁月,心潮澎湃。刘华铭...

2021-07-06 人民收藏网
金华仙山文化园新增一红色收藏展览馆...

“这些铝制巨型红色徽章,是馆内最珍贵的宝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6月29日,在金华仙山文化园(仙桥花木城)内,刚刚开业的红色收藏展览馆人来人往,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学习,负责人吕伟军面带自...

2021-07-06 人民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