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剑川木雕在京展出
“千年技艺手工木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木雕展”30日在京开幕。
展览以剑川木雕为主,包含布扎、土陶、石雕等剑川特色非遗项目。明清木雕、建筑木雕、陈设性木雕、实用性木雕和旅游小件等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艺术展品在欧式城堡的映衬下,凸显其浓郁的剑川民族特色,非遗传承手工匠人现场雕刻制作,让观众零距离感受精湛技艺。
观众现场观赏作品主办方供图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平介绍,此次剑川县政府与依文集团联手,将剑川木雕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精湛的手工技艺带到都市,依托动机-场景-体验-个性化的“心”零售营销模式,不仅让久居都市的人们近距离感受白族的原乡生活,感受那一组组作品背后所雕刻的白族时光,也将同步实现产品市场化、多元化、产业化发展,打造“千年技艺手工木雕”品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木雕产业模型,将“指尖绝技”转化为“指尖经济”,巩固剑川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
据悉,双方还将开展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将非遗技艺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将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将乡村文化与产业振兴相结合,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剑川白族先民在一锤一斧、一刨一凿间孕育了一批能工巧匠,创造了精湛绝伦、巧夺天工的木雕工艺,手工匠人运用木头的自然纹理及独特的构造形式,量体裁衣,用一双妙手赋予其新的生命。2011年,剑川木雕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展览历时三个月,将在北京园博园依文时尚欧洲园展出至8月30日。
上一篇:让“枯木逢春”薪火传承农耕文化
下一篇:奥地利的“窗口音乐会”
书画收藏的六个窍门...
在居室悬挂字画,可以宣染艺术气氛、开拓视野、增添美感、陶冶情操、怡悦身心。但是,挂字画相当有讲究。装裱加框俗话说“人要装,画要裱”,一幅画装裱、加框后,即显露出高雅的魅力。中国字画、源远流长...
西藏唐卡艺术迎来划线发展...
“标准的制定是设定唐卡品质底线,而非上限,旨在延续传统工艺原真性水准,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西藏唐卡画院高级顾问尼玛次仁27日就西藏唐卡划线发展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唐卡起源...
网络文学成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新亮点...
近日,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编制的《2019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从创作、评论研究、队伍及引导、产业发展、海外传播5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回顾了网络文学过去一年的发展...
四川传统彩灯在长春的“新亮度”...
6月26日,江成财在长春市长影世纪城内巡查彩灯运行情况。今年28岁的江成财是四川自贡的一名彩灯手艺人。因从小受到传统彩灯技艺的熏陶,对制作彩灯产生浓厚兴趣。2012年,江成财跟哥哥来到吉林省第一...
沈阳网络中国节上演精彩“端午汉风市集”...
中国·沈阳网络中国节“善行端午福满盛京”系列公益活动,6月27日在太原街玖伍文化城精彩上演“端午汉风市集”。该活动由中共沈阳市委网信办、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指导,中共和平区委宣传部、沈阳市互...
千年书院封龙书院将恢复教育教学功能...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兵26日表示,该校将逐步安排优秀文科类博士生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的千年书院封龙书院学习、生活,开展科学研究,恢复书院教育教学功能。26日,河北师范大学封龙书院博士...
北京:东城区“云”上过端午热闹不减...
端午云直播、全景数字展览、线上诵读会、端午云分享……6月25至27日,正值端午小长假,北京东城区按照全市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安排,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围绕“云赏端午”“云乐端午”“云话端午”等主...
让作品迸发出打动人心的恒久魅力...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主打30位女演员的舞台故事,一开播便带来诸多话题。前不久收官的都市剧《谁说我结不了婚》聚焦单身女性生活,再次引发有关婚恋观的讨论。女性为主要角色,目标为女性受众,聚...
长三角五大戏曲剧种端午合演...
在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端午节时发生了重要一幕:白娘子饮雄黄酒后现出蛇形吓死许仙,为救丈夫,白娘子冒险去“盗仙草”。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五大戏曲剧种端午节会聚杭州,为观众演出了...
非遗踏白船的传承之困...
每年一到端午,姚其才就特别兴奋,因为他又可以上船了。今年64岁的姚其才,家住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兴街道王安社区,祖祖辈辈生活在西南湖畔,以渔为生。十几岁时,他就跟着父母在船上生活,摇船、捕鱼、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