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巨石雕成的“清晏舫”
颐和园还有一处引人入胜的奇石,便是石舫了。石舫原名清晏舫,关于清晏舫背后的故事更是几度波折,它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更是赋予了颐和园这一皇家园林一定的政治文化色彩,同时又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砥砺前行。
中国传统园林中最独特的一种水上建筑便是舫,它的建筑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与舟船极为相似,故称之为“舫”。这种舫式建筑不仅可以丰富园林中的景致,还可以供人们在舫内游玩宴饮,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作为皇家园林颐和园,其“石舫”堪称中国园林建筑中的“舫之珍品”,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镌刻有砖雕装饰,整座石舫精巧华丽。
这座石舫建于清代乾隆时期,不过,乾隆皇帝建造这“石舫”的本意,并不单单是坐船畅游昆明湖,也不是因为对“舫”情有独钟,而是别有一番用意。从乾隆皇帝的大作《御制石舫记》中即可以看出:“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为建石舫,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雪棹烟蓬何碍冻?春风秋月不惊澜,载舟昔喻存深慎,盘石因思奠永安。”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建“舫”之初衷,其实是想借用古训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来告诫后人“水不能覆”,并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遗憾的是,这艘大“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被千里迢迢乘着坚船带着利炮而来的英法侵略者所焚毁。光绪十九年石舫重建时,按慈禧意图,原为古建筑形式的舫上舱楼改建成了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石舫成了慈禧太后观赏风景和饮宴的地方。
颐和园的这艘大石船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和历史的沧桑巨变,更证明了只有政治清明、吏治廉洁、百姓拥护才是百世不移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兴旺的不朽基石。几经周折的颐和园“石舫”,时至今日,作为和平年代的一处盛景,仍然傲立在昆明湖之上,成为颐和园内一大特色景观。
上一篇:颐和园内寻奇石--青芝岫
下一篇:颐和园里玉澜堂内觅“母子石”
颐和园巨石雕成的“清晏舫”...
颐和园还有一处引人入胜的奇石,便是石舫了。石舫原名清晏舫,关于清晏舫背后的故事更是几度波折,它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更是赋予了颐和园这一皇家园林一定的政治文化色彩,同时又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