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军:用心雕刻,传承老东北银饰艺术
双鸭山日报 记者 韩庆权 文/摄
今年47岁的吕文军,从事手工银器加工已有30余年,他从小跟随祖父学习传统银饰手工制作工艺,他的创作灵感很强,善于银饰品传统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2013年,老东北银饰手工制作工艺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吕文军被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传承人,他也开启了授徒创业的新征程。
“从小跟祖父学银饰雕刻,没想过要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去传承,更没想过我的创业之路就从这个节点上开始了。”吕文军说,过去他并不知道东北老银饰传统雕刻工艺的历史价值。
吕文军过去生活在七星矿,做手艺也只是为邻里街坊制作一些银手镯、银耳环、银锁之类,在几平米的工作室里过着一名街巷“银匠”的生活。
老东北银饰雕刻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后,他才对自己的手艺有了重新认识,他开始了有意识收集整理老东北银饰雕刻传统工艺。
2017年他第一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大赛,就凭借一副“浮雕錾刻手镯”银饰品,获得了大赛“百花奖”的优秀奖,他坚信了“老东北银饰雕刻传统工艺大有可为”。
他将家搬到了市区,他要在中国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中闯出一片事业天地。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他第一次走出去开展艺术考察,获取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想、新思维,让他找到了艺术传承与创业发展的新路径。
“考察回来,我改变了创业理念,从重营销改变为重传承。”吕文军说,考察学习真的很开眼界,创业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
吕文军创业行动得到了市就业局及尖山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市就业局为他申请了80平米的免费创业用房。2019年初,吕文军的“如意银工坊”挂牌迎客。
吕文军说,他的“如意银工坊”在为顾客打造具有收藏价值且独一无二品质的银饰品的同时,主要是以传统银饰雕刻技艺传承为创业目标,目前已培训来自本市及全国各地银饰雕刻爱好者20余名,其中大学生学习者有3名,并有学员开店创业。
吕文军和他的“如意银工坊”传承的技艺包括:浮雕錾刻、镂空錾刻、锤叠、花丝、镶嵌、错金银、光面刻花、锯瓷包银、古玩修复等十几种传统工艺,其中厚皮银雕浮雕錾刻工艺是他的“绝活”,也是老东北银饰显著特色,具有精巧细腻、线条饱满、图案灵动的特点。
吕文军告诉记者,长时间坐姿雕刻,他的腰、颈、肩部都落下了“职业病”,但他热爱老东北银饰艺术,他要在创业中将老东北银饰雕刻技艺传承下去,去装点人们的幸福生活,去帮助喜爱雕刻艺术的人实现手艺创业。
上一篇:传统艺术随“洋弟子”走出国门
吕文军:用心雕刻,传承老东北银饰艺术...
双鸭山日报记者韩庆权文/摄今年47岁的吕文军,从事手工银器加工已有30余年,他从小跟随祖父学习传统银饰手工制作工艺,他的创作灵感很强,善于银饰品传统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创新。2013年,老东北银饰手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