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遗产赋彩美好生活
文化遗产是传承国家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珍贵资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大众美好生活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不仅是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人的节日,也是大众走近并了解各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节日。
无论是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还是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文化遗产只有更好地融入大众生活,才能真正“活”起来,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类线上活动成为其中亮点,这既体现了疫情防控的现实考量,也彰显了近年来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方面做出的努力。当空间距离的影响进一步变小,公众能够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了解文化遗产,从而提升其幸福感和获得感。
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节点,文化遗产也展现了其在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城市增加文化韵味,让农村留住美丽乡愁,“化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引擎,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名片”……文化遗产是助推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并随着全民文化需求的进一步增加,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书写了多彩篇章,也正为大众的美好生活赋彩增光。
上一篇:第93届奥斯卡颁奖礼将推迟举行
下一篇:欧洲咖啡馆文化的回归
书画收藏的六个窍门...
在居室悬挂字画,可以宣染艺术气氛、开拓视野、增添美感、陶冶情操、怡悦身心。但是,挂字画相当有讲究。装裱加框俗话说“人要装,画要裱”,一幅画装裱、加框后,即显露出高雅的魅力。中国字画、源远流长...
西藏唐卡艺术迎来划线发展...
“标准的制定是设定唐卡品质底线,而非上限,旨在延续传统工艺原真性水准,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西藏唐卡画院高级顾问尼玛次仁27日就西藏唐卡划线发展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唐卡起源...
网络文学成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新亮点...
近日,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编制的《2019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从创作、评论研究、队伍及引导、产业发展、海外传播5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回顾了网络文学过去一年的发展...
四川传统彩灯在长春的“新亮度”...
6月26日,江成财在长春市长影世纪城内巡查彩灯运行情况。今年28岁的江成财是四川自贡的一名彩灯手艺人。因从小受到传统彩灯技艺的熏陶,对制作彩灯产生浓厚兴趣。2012年,江成财跟哥哥来到吉林省第一...
沈阳网络中国节上演精彩“端午汉风市集”...
中国·沈阳网络中国节“善行端午福满盛京”系列公益活动,6月27日在太原街玖伍文化城精彩上演“端午汉风市集”。该活动由中共沈阳市委网信办、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指导,中共和平区委宣传部、沈阳市互...
千年书院封龙书院将恢复教育教学功能...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兵26日表示,该校将逐步安排优秀文科类博士生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的千年书院封龙书院学习、生活,开展科学研究,恢复书院教育教学功能。26日,河北师范大学封龙书院博士...
北京:东城区“云”上过端午热闹不减...
端午云直播、全景数字展览、线上诵读会、端午云分享……6月25至27日,正值端午小长假,北京东城区按照全市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安排,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围绕“云赏端午”“云乐端午”“云话端午”等主...
让作品迸发出打动人心的恒久魅力...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主打30位女演员的舞台故事,一开播便带来诸多话题。前不久收官的都市剧《谁说我结不了婚》聚焦单身女性生活,再次引发有关婚恋观的讨论。女性为主要角色,目标为女性受众,聚...
长三角五大戏曲剧种端午合演...
在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端午节时发生了重要一幕:白娘子饮雄黄酒后现出蛇形吓死许仙,为救丈夫,白娘子冒险去“盗仙草”。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五大戏曲剧种端午节会聚杭州,为观众演出了...
非遗踏白船的传承之困...
每年一到端午,姚其才就特别兴奋,因为他又可以上船了。今年64岁的姚其才,家住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兴街道王安社区,祖祖辈辈生活在西南湖畔,以渔为生。十几岁时,他就跟着父母在船上生活,摇船、捕鱼、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