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兰心大戏院开启修缮保护
坐落在茂名南路57号的兰心大戏院日前开启修缮前期保护工作,预计将于一年后华丽归来。修缮效果图前天刷屏朋友圈——远处高楼耸立是现代化的上海,而兰心优雅的海派风格和城市摩登风情相得益彰。未来在上海夜色映衬下,这座历史悠久的剧场将焕发新生。
最早的兰心大戏院为木结构,1866年创建于诺门路圆明园路,1871年毁于火灾,1874年重建。1930年迁建现址,为三层钢筋水泥结构,其间几度更名,1991年恢复兰心大戏院原名。“演艺大世界”区域内的兰心大戏院,与锦江饭店(原华懋公寓、峻岭公寓)、法国总会(现仅存一部分)和国泰电影院等相毗邻,是上海驰名中外的建筑和文化地标。剧场内部仿欧洲歌剧院式样,观众厅内圆拱形的吊顶充满欧洲宫廷风格。近700个座椅交错排列,总体呈弧形向舞台中央聚拢,与整体风格非常协调。
作为上海开埠至今历史最久的剧场之一,兰心大戏院见证不少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往事。剧场最初以上演话剧为主,进入20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为歌剧、交响乐、戏剧、芭蕾及中国民族音乐的演出场所,是上海具有典型意义的融汇东西方文化的演艺空间之一。1945年梅兰芳抗战辍演八年,首次复出即在这里演出昆曲《刺虎》等剧目。2010年1月,伦敦西区上演了近60年的话剧《捕鼠器》,头一次走出英国也是选在兰心大戏院。《捕鼠器》制作人斯蒂芬·韦利-科恩爵士曾感慨:“兰心大戏院与伦敦圣马丁剧院相仿,两家剧院连舞台尺寸也相契合,让我们感到格外亲切。”
剧场方面透露,这次修缮既要匹配现代化剧场设施标准,又不能失去历史建筑韵味,因此眼下正在进行细致的修缮前期保护工作。不久的将来,兰心大戏院将以崭新面貌为上海和各地观众带来更优质服务和观演体验。
下一篇:“云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新桥梁
书画收藏的六个窍门...
在居室悬挂字画,可以宣染艺术气氛、开拓视野、增添美感、陶冶情操、怡悦身心。但是,挂字画相当有讲究。装裱加框俗话说“人要装,画要裱”,一幅画装裱、加框后,即显露出高雅的魅力。中国字画、源远流长...
西藏唐卡艺术迎来划线发展...
“标准的制定是设定唐卡品质底线,而非上限,旨在延续传统工艺原真性水准,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西藏唐卡画院高级顾问尼玛次仁27日就西藏唐卡划线发展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唐卡起源...
网络文学成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新亮点...
近日,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编制的《2019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从创作、评论研究、队伍及引导、产业发展、海外传播5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回顾了网络文学过去一年的发展...
四川传统彩灯在长春的“新亮度”...
6月26日,江成财在长春市长影世纪城内巡查彩灯运行情况。今年28岁的江成财是四川自贡的一名彩灯手艺人。因从小受到传统彩灯技艺的熏陶,对制作彩灯产生浓厚兴趣。2012年,江成财跟哥哥来到吉林省第一...
沈阳网络中国节上演精彩“端午汉风市集”...
中国·沈阳网络中国节“善行端午福满盛京”系列公益活动,6月27日在太原街玖伍文化城精彩上演“端午汉风市集”。该活动由中共沈阳市委网信办、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指导,中共和平区委宣传部、沈阳市互...
千年书院封龙书院将恢复教育教学功能...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兵26日表示,该校将逐步安排优秀文科类博士生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的千年书院封龙书院学习、生活,开展科学研究,恢复书院教育教学功能。26日,河北师范大学封龙书院博士...
北京:东城区“云”上过端午热闹不减...
端午云直播、全景数字展览、线上诵读会、端午云分享……6月25至27日,正值端午小长假,北京东城区按照全市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安排,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围绕“云赏端午”“云乐端午”“云话端午”等主...
让作品迸发出打动人心的恒久魅力...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主打30位女演员的舞台故事,一开播便带来诸多话题。前不久收官的都市剧《谁说我结不了婚》聚焦单身女性生活,再次引发有关婚恋观的讨论。女性为主要角色,目标为女性受众,聚...
长三角五大戏曲剧种端午合演...
在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端午节时发生了重要一幕:白娘子饮雄黄酒后现出蛇形吓死许仙,为救丈夫,白娘子冒险去“盗仙草”。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五大戏曲剧种端午节会聚杭州,为观众演出了...
非遗踏白船的传承之困...
每年一到端午,姚其才就特别兴奋,因为他又可以上船了。今年64岁的姚其才,家住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兴街道王安社区,祖祖辈辈生活在西南湖畔,以渔为生。十几岁时,他就跟着父母在船上生活,摇船、捕鱼、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