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云冈石窟:从历史深处走向世界

发布:2020-05-14 21:19 栏目:综合 编辑:Rmscw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的一席话,引出了一段长达1500多年的中外交流史。鉴往知来,汲取中西方文化之精华的云冈石窟,正从历史深处走向世界。

中西方佛教艺术的里程碑

云冈石窟与世界的渊源,还得从公元453年说起。

那一年,是北魏文成帝即位的第二年,来自西域的高僧昙曜一句“皇帝即当今如来”,博得了文成帝允诺,砸开了云冈雕凿石窟的序幕。这座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家石窟,开始了长达64年的修建。

担任总设计师的昙曜曾辗转于印度南北、西域、长江、黄河流域,而著名的昙曜五窟,如今看来更像是欧亚文明在平城(北魏都城)的第一次“国际峰会”。无论是印度圣贤、希腊国王、罗马英雄、波斯帝王,还是汉朝帝王将相,都以佛教的名义共聚武周山下,这次“峰会”的东道主正是北魏王朝。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云冈石窟佛陀造像是印度佛教造像中国化的里程碑。“第8窟有来自古印度神话的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驾金翅鸟;第9窟窟外前庭由雄狮、大象驮起的廊柱和建筑造型,则是古印度与希腊、罗马建筑艺术风格的融合。”

张焯说,从早期文成帝时昙曜五窟的开凿,到中期献文帝、冯太后、孝文帝时皇家营造的大窟大像,再到晚期迁洛后民间补刻的窟龛。64年的开凿,是云冈石窟西来像法逐步中国化、世俗化的演进过程,堪称中华佛教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国外政要到访20余次

47年前,法国前总统乔治·让·蓬皮杜的中国之行,拉开了西欧国家元首访华的序幕。在他密集的访华行程中,位于中国北方边塞城市的云冈石窟,成为蓬皮杜离京后访问的首站。

蓬皮杜到访云冈石窟后的47年中,来自英国、墨西哥、不丹王国、泰国、荷兰、乌拉圭等多个国家的政要均在云冈石窟留下足迹,20多次的到访令云冈石窟的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

“云冈石窟毫无疑问是世界艺术的高峰之一,它表明你们的创造精神,是贵国文化遗产对世界最优良的贡献之一。”1973年9月15日,蓬皮杜总统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参访云冈石窟时说。

4年后的1977年,荷兰王国公主贝亚特丽克丝到访云冈石窟。2000年,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第一次来到云冈石窟,并留下中文题词:佛光永照。14年后,诗琳通再次到访。2015年10月,云冈石窟迎来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马克西玛王后和他们的三位公主。

2019年12月2日,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柬埔寨吴哥窟管理总局签署谅解备忘录,这是山西省首家景区与国外景区开展合作交流。

数字化保护助云冈石窟“行走”世界

从上世纪70年代“三年修复工程”解决了云冈石窟稳定性问题,到109国道改线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再到近年来不间断的防水工程,云冈石窟的保护,正从文物本体逐渐走向数字化,迈开云冈石窟走向世界的步伐。

2017年12月,云冈石窟第3窟西后室原比例三维打印复制项目在青岛落成,这是世界首例大型文物遗址3D打印复制项目,也是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重大突破。

事实上,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始于2003年。据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室副主任何勇介绍,目前云冈石窟已形成以三维激光扫描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为主,毫米级精度的数字化技术路线。

记者在何勇的办公室电脑里看到,一座3D复原后的云冈石窟第12窟栩栩如生。第12窟又名“音乐窟”,前殿上壁雕塑的数十身伎乐天人形象,它们正在演奏琵琶、筚篥、古琴等各种中西式乐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

经过近三年时间,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联合项目组攻克了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与青岛复制的第3窟不同,第12窟复制窟由110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6层拼搭组装而成,实现了文物的可移动性。

本月底,云冈石窟的“音乐窟”将在浙江大学迈开“行走世界”的第一步,首次正式面向世界观众。何勇介绍,目前云冈石窟研究院正在研究“音乐窟”世界巡展计划,未来有望在日本、意大利等国家进行展示。





上一篇:低风险地区可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

下一篇:千年“丝绸之源”古村落展新容

相关内容
书画收藏的六个窍门...

在居室悬挂字画,可以宣染艺术气氛、开拓视野、增添美感、陶冶情操、怡悦身心。但是,挂字画相当有讲究。装裱加框俗话说“人要装,画要裱”,一幅画装裱、加框后,即显露出高雅的魅力。中国字画、源远流长...

2020-06-30 人民收藏网
西藏唐卡艺术迎来划线发展...

“标准的制定是设定唐卡品质底线,而非上限,旨在延续传统工艺原真性水准,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西藏唐卡画院高级顾问尼玛次仁27日就西藏唐卡划线发展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唐卡起源...

2020-06-28 人民收藏网
网络文学成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新亮点...

近日,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编制的《2019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从创作、评论研究、队伍及引导、产业发展、海外传播5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回顾了网络文学过去一年的发展...

2020-06-28 人民收藏网
四川传统彩灯在长春的“新亮度”...

6月26日,江成财在长春市长影世纪城内巡查彩灯运行情况。今年28岁的江成财是四川自贡的一名彩灯手艺人。因从小受到传统彩灯技艺的熏陶,对制作彩灯产生浓厚兴趣。2012年,江成财跟哥哥来到吉林省第一...

2020-06-28 人民收藏网
沈阳网络中国节上演精彩“端午汉风市集”...

中国·沈阳网络中国节“善行端午福满盛京”系列公益活动,6月27日在太原街玖伍文化城精彩上演“端午汉风市集”。该活动由中共沈阳市委网信办、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指导,中共和平区委宣传部、沈阳市互...

2020-06-28 人民收藏网
千年书院封龙书院将恢复教育教学功能...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兵26日表示,该校将逐步安排优秀文科类博士生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的千年书院封龙书院学习、生活,开展科学研究,恢复书院教育教学功能。26日,河北师范大学封龙书院博士...

2020-06-28 人民收藏网
北京:东城区“云”上过端午热闹不减...

端午云直播、全景数字展览、线上诵读会、端午云分享……6月25至27日,正值端午小长假,北京东城区按照全市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安排,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围绕“云赏端午”“云乐端午”“云话端午”等主...

2020-06-28 人民收藏网
让作品迸发出打动人心的恒久魅力...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主打30位女演员的舞台故事,一开播便带来诸多话题。前不久收官的都市剧《谁说我结不了婚》聚焦单身女性生活,再次引发有关婚恋观的讨论。女性为主要角色,目标为女性受众,聚...

2020-06-28 人民收藏网
长三角五大戏曲剧种端午合演...

在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端午节时发生了重要一幕:白娘子饮雄黄酒后现出蛇形吓死许仙,为救丈夫,白娘子冒险去“盗仙草”。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五大戏曲剧种端午节会聚杭州,为观众演出了...

2020-06-28 人民收藏网
非遗踏白船的传承之困...

每年一到端午,姚其才就特别兴奋,因为他又可以上船了。今年64岁的姚其才,家住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兴街道王安社区,祖祖辈辈生活在西南湖畔,以渔为生。十几岁时,他就跟着父母在船上生活,摇船、捕鱼、下水...

2020-06-28 人民收藏网